朋友抽出一張CD,那是錦繡二重唱的精選輯《20年后的幸福》。1998年的《情比姐妹深》前奏一響,現實如同打了蘋果光一般柔和夢幻。回首,女子組合的風光不再;如今,難掩青黃不接的事實。從2001年到2010年,S.H.E和Twins這兩支組合一直稱霸華語樂壇。怎奈Selina拍劇受傷,預示著S.H.E將會在一段時間內缺席歌壇。阿嬌艷照事件的爆發,也讓Twins不得不斷尾求生。如今,誰來填補華語樂壇女子組合的空窗期?各家唱片公司紛紛亮出手上王牌。其中,海蝶唱片女子組合BY2即將發行第四張專輯,而在操作新人上頗有經驗的愛貝克思,也推出了旗下的女子組合Rommie。日前,唱片公司和他們的藝人分別接受了晨報記者的專訪。太合麥田和新匯娛樂,也代表女子組合缺失的內地歌壇亮出觀點。
業內篇女子組合扶不起?
正是省思準備期
華語樂壇女子組合進入空窗期這一說法,被很多業內人士否定。太合麥田常務副總裁張璐大膽預言,“華語樂壇10年一個輪回,基本上女子組合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愛貝克思新人開發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很希望在華語樂壇創造幾個會唱、會跳的舞臺性表演團體,所以無論是去年出道的DanceFlow,或現在的Roomie,我們都用最嚴格的角度去挑選和訓練。在臺灣,S.H.E一直是唯一指標,其實期間零零星星也出現過一些女子組合,但隨著日韓音樂的大舉入侵,消費者的評判標準跟著提高,實力就變得很重要,因此很多團體只能曇花一現。現在團體若要挺得住,就要不怕被比較、不要盲目追求市場流行,我認為目前華語樂壇的女子組合與其說是空窗期,到寧愿說是一種省思的準備期。”
海蝶唱片高層認為,“大眾意識中S.H.E、Twins無論是從音樂性還是商業性上都是絕對成功的,但她們已經進入了消耗期。不論是市場過分依賴也好,或者說新秀支撐不足也好,對行業而言都是不健康的。”
日韓樂壇應借鑒
日韓樂壇在推出女子組合方面,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如AKB48,她們分為TeamA、TeamK、TeamB以及Team4四組,正式成員60人,加上研究生總計77人。這也就意味著,這會是一個可無限迴圈的女子組合。
太合麥田2005年啟動了打造新人團體的項目,主要就是考慮到內地組合處于青黃不接的局面。他們到全國各地的大中院校以及藝校挑選文藝特長生或有潛力的男孩女孩來進行全方位的系統選拔和培訓。張璐說:“組合是年輕人的產物,產品生命周期本來就比其他藝人類型要短,因此要不斷推陳出新,才能在這個市場立于不敗之地。我們可以看看日本和韓國,他們推出新人的速度是驚人的,特別是韓國組合,這幾年他們在內地占據的市場份額還是很大的。而我們的整體風氣則偏向短視和速成,制作、創作、服裝造型的水準也比較低。”
海蝶音樂高層說,“日韓歌壇是典型地從孩子抓起,這點我們沒法和他們比。其次呢,他們為之服務的團隊可以說是精兵強將,很多是留洋背景,是在政府扶持的文化復興時期,得到大力支援的。這點我們也沒有。其實,日韓的職業化已經影響到了全亞洲,特別是韓國這些年,有點標桿的意思,當然中國市場是他們最不愿意放手的,也就有了后來從內地簽約藝人進入他們的團隊,特別是組合,現在大家熟知的韓庚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靈魂人物太稀有
有趣的是,太合麥田率先推出M.I.C男團,女團項目從2008年底著手研發培訓,目前進入到嘗試性訓練層面的前后有近40人次,但暫無推出計畫。新匯文化娛樂集團副總裁臧彥斌告訴晨報記者,男團比女團好推,“現在唱片市場整體狀況不是特別好,推一個團體的費用比單個歌手成本要高。唱片公司認為,推男藝人比女藝人會更受歡迎,因為很多歌迷是女性,女性冬粉比男性冬粉更加感性和瘋狂。女子團體一直是內地的一個缺失,主要原因是女子組合不受重視。在唱片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唱片公司希望找到全能型的藝人,不會創作的基本就被排斥在外,這更加限制了組合的發展。我們也在找,不單單是會唱會跳,而是會創作的靈魂人物,有了靈魂人物,才能凝聚周邊的人。”
海蝶音樂高層認為,“我們音樂產業的職業化改革速度太慢,大家現在都說電影產業如日中天,那是他們有足夠成熟的行業規范,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游戲規則。在音樂行業裡,內地還沒有找到一個絕對有效的辦法,基本上隨著音樂載體的遞變,大家都各自為戰。女子組合奇缺,只是很多問題中的一個。”
藝人篇誰是下一個天團?
男子組合如小虎隊、F4、5566、飛輪海……總是有源源不斷的后續力量在積累儲備著。而在S.H.E之后,卻幾乎看不到能有女子組合撐得起市場和影響力這兩大區域的新生力量出現。這不禁讓人唏噓:華語樂壇的女子組合真的就陷入了后繼無人的尷尬境地嗎?新興組合會是下一個S.H.E或是TWINS么?
BY2:雙胞胎血親有默契
成立于2007年
BY2是來自新加坡的“白”氏雙胞胎女孩,姐姐白緯芬,妹妹白緯玲。從2008年開始,她們發行《16未成年》、《Twins》、《成人禮》三張專輯。猶記她們模仿蔡依林跳舞,并向她公開挑戰舞技,害得這位天后不得不在眾多媒體前劈腿。后生可畏!“我們從小就熱愛表演,在14歲那年我們純粹想挑戰并延伸藝能才藝就報名了‘海蝶森林非常歌手訓練班’,最終,我們從2500人中脫穎而出,入選了14強,接著開始接受專業的訓練。當初真的很辛苦,一度想放棄,不過還是堅持過來了。”
因為是新加坡人,簽約后第一件事就是學習國語,“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語言,那時候我們用死背注音符號的方式學國語,還互相考試,連泡澡的時間也不放過。”當年國語不甚流利的她們也曾鬧過笑話,本想說蔡依林肺活量大,卻說成“胸部發達”。
雙胞胎彼此間有默契,所以根本不存在組合會解散這一說,“因為我們心心相印,難以割舍濃厚的血緣感情。如果姐妹之間出現意見不合,我們小時候都會用飛踢,拉彼此的頭發來發泄氣憤的情緒。現在逐漸長大之后,覺得打架是最幼稚的解決方法。現在最多只是不理對方兩天,但回歸到工作我們都會很專注,無論私下發生任何不合,也不會因為這樣而鬧脾氣不配合公司的行程。”
她們只有18歲,娛樂圈之路還很長。她們希望能延伸領域,唱歌、跳舞、創作詞曲、自彈自唱,變成全方位藝人,“這個過程難免要面對很多無奈的選擇,但我們絕不停住腳步!”
Rommie:組合成員自己挑選
成立于2010年
Rommie由5個女孩組成,成員是凱悌(隊長)、米非、貝貝、安柏兒、萊菈。女孩們平均年齡20歲。
2008年,由凱悌和安柏兒組成的二人女子團體,赴日參加由愛貝克斯主辦的“avexworldaudition”,一舉獲得舞蹈組第二名,唱片公司于是簽下她們當作儲備藝人。當時,唱片公司想推出女子組合,但沒有為了組合而組合,而是給她們時間和空間去尋找自己的團員,這也是Rommie跟其他女團不一樣的地方:“Roomie并非公司將幾個女生硬湊在一起,而是她們自己去尋找成員,互相取長補短。”
在這段不算短的時間裡,兩位女孩找來了米非、貝貝和萊菈,2010年Roomie正式成立。隨后進入艱苦的培訓階段,密集的課程將她們的生活作息表填得滿滿,“我們的培訓項目真的是包羅萬象,包括肌耐力的訓練、歌唱課、肢體課、說話課等等。”此外,Roomie的5個女生各有專長,雖然她們在同一個團體中,但愛貝克思也各自規劃了她們的其他專長路線,例如主持、戲劇甚或文字創作、個人創作專輯等等,愛貝克斯都已針對她們的個人專長給予不同的訓練。“其實我們當然有想過解散的可能,但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有自己的領域和發展空間。但現在我們五個人一心一意想要完成我們五個人共同的夢想,就是Roomie這個女子團體,所以現階段還不會有解散的可能性。我們才剛剛發行第一首數位單曲,至于接下來有什么發展,我們都很愿意也期待去嘗試。”
2011年7月,Roomie站上臺北西門町河岸留言的舞臺,“我們在舞臺上呈現的一切,包括造型、音樂風格、表演風格全都是自己想出來的。”成名這條路,很長。Rommie不怕,“我們什么都能做,也什么都肯做!”
[連結]
女子組合風云錄
飛鷹三姝
1986年,劉文正成立了“飛鷹唱片制作公司”并將方文琳、裘海正、伊能靜組成“飛鷹三姝”。她們并不像一支真正的組合,更像是三個獨立個體,因此三人的實力也得以展示。1991年8月,劉文正離開娛樂圈,“飛鷹三姝”解散。
錦繡二重唱
1995年,樂壇崛起兩個長相平凡卻有好聲音的“錦雯和秀琴”,她們在已故音樂人楊明煌的撮合下組成錦繡二重唱,3度入圍金曲獎。但二人性格不合,頻頻冷戰,最終在2002年解散,錦雯嫁人,秀琴往主持界發展。后于滾石三十年演唱會合體,冰釋前嫌。
at17
2002年,黃耀明的“人山人海”推出電子民謠組合at17,成員是盧凱彤和林一峰的妹妹林二汶,以清新的小眾音樂風格,在香港樂壇創出一片天地。但2010年,at17宣布暫時分開發展,兩年后再合體,希望通過發展不同的工作讓各自成長。
憂歡派對
1987年,蔡雨倫(憂憂)、于佳卉(歡歡)組成憂歡派對,并帶紅了另外一支男子組合小虎隊。兩支組合讓其他團體迅速淹沒于他們巨大的光環之下。1992年憂歡派對解散,蔡雨倫離開演藝圈,于佳卉轉往影視圈發展。
4inlove
2000年,BMG公司打造的全球第一支3D美少女虛擬團體,幕后代唱的四人年齡皆在十六歲到十九歲之間,冷嘉琳、黃小柔、楊丞琳和張棋惠。不過,只一年便因921大地震解散。
蜜雪薇琪
2004年,徐佳琪和陳怡君組合“蜜雪薇琪”,首張同名專輯賣出10萬張。可惜好景不長,蜜雪薇琪后來漸漸淡出歌壇。2008年,徐佳琪嫁入豪門,陳怡君赴美完成學業。2009年,蜜雪薇琪出席商業活動,再度出現在公眾視野。
南方二重唱
1987年,閻宗玉和林瑀芳組成南方二重唱。她們4度獲得金曲獎最佳演唱組。1999年,南方二重唱解散,閻宗玉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林瑀芳改行做了畫家,但尚未嫁人。近兩年,她們回歸樂壇,今年還在孟庭葦演唱會擔任嘉賓。
Twins
2001年5月,Twins成軍,她們健康的形象和青春洋溢的面龐,在兩岸三地風頭一時無兩。直到2008年阿嬌“艷照門”事件曝出,Twins才被迫短暫分開發展。今年她們再度合體,并發表新專輯。
黑Girl
2006年,制作方將《我愛黑澀會》節目中的9個女孩組成黑澀會美眉,這是臺灣演藝史上人最多的女子團體,后由于成員數目變更為8位成員。不管人數怎么變動,她們一直處在一個半紅不紅的尷尬位置上。
ASOS
1993年,從華崗藝校畢業的大小S姐妹成立SOS組合,后來兩人因為換公司改成A-SOS。2001年發行完專輯《變態少女》后,姐姐大S徐熙媛主攻大銀幕,妹妹小S徐熙娣則在綜藝主持界混得風生水起。
S.H.E
2001年9月,流行演唱團體S.H.E成立,10年間,這支組合囊括了各大頒獎典禮的組合獎項,而成員以單飛不解散原則,分別往主持、歌唱、戲劇發展。去年,成員任家萱因拍攝電視劇燒傷。至此,娛樂圈暫時少了S.H.E,多了田馥甄和陳嘉樺。
DreamGirls
2011年,由李毓芬、郭雪芙、宋米秦組成DreamGirls,主打美色。福茂砸下重金,請來韓國團隊,可以說這是一支完全拷貝韓國路線的女子組合。